1月26日,2017全國地方政務服務能力排行榜發布會在人民日報新媒體大廈舉行。據悉,在本次發布會上,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績效管理分會會長高小平、國家大數據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彭鐵元做了主題演講。由第三方平臺根據客觀數據評估的《2017全國各地政府互聯網+政務服務能力調查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
為落實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依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相關規定,國家大數據專業委員會在科學合理的框架下,對全國范圍內434個市(含地級市、直轄市)及其下轄的2799個區縣在其網上政務服務平臺(網上政務大廳、網上辦事大廳、政務服務網站)或政府門戶網站的整體建設情況及提供的政務服務事項進行采集,以導向性、客觀性、實用性為調查評估原則,通過數據,科學和客觀地反映各地區網上政務服務能力和發展水平,發現推進網上政務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引導和促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持續健康發展。
據調查評估顯示,各地區在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上取得了很大成效,發展較好的大部分集中在東部地區。但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較為突出,由于西部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受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社會公民認知度和參與度、人力資源等因素影響,在硬件建設、軟件建設和應用服務上與發達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其中遼寧省、貴州省、江蘇省位列全國各省平均分的前三位。
《報告》以服務界面、三張清單、辦事指南、網上辦理、政務輿情、信息安全為一級指標;以服務提供方式是否統一、服務引導是否詳細、服務渠道是否多元為二級指標,對全國各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區縣的政府服務能力進行了分析。調查發現,目前“互聯網+政務服務”整體上處在政府強力推進的良好發展環境中,信息化的發展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綜合競爭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將“互聯網+政務服務”列入2017年度重點工作之一。為便于政務服務的管理、建設和運維工作的開展,31個地區已成立相關機構,不少地區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情況屢見不鮮。23個地區“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方案陸續頒布,通過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和實施方案,做好與國家頂層規劃的銜接,確保政策連續性,把各項任務落到實處。